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正文
第208课:白居易“知足常乐”
作者:王冬老师廉洁课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3-25     信息来源:      阅读次数: 【关闭】

王子曰:“达则兼济天下、穷则独善其身”,白居易的名言正是自己人生前后阶段的写照。他号为乐天,也名副其实地拥有乐天派的性格,他对比古人后对自己的人生很知足,对比朋友后对自己的家庭很知足,对比他人后对自己的健康很知足,精神处于“知足常乐”之中,他退休后且休且乐,饮酒、操琴、作诗,乐在其中。在历经盛世危局和贬谪流离之苦后,终以二品官高龄致仕,寿享七十有五,在“知足常乐”的达观精神状态下走完了自己的一生。他的“知足常乐”思想值得今人学习借鉴。

在去世前,白居易就提前对妻子和侄儿交代后事安排,总结自己一生后他感到很幸运,“吾之幸也,寿过七十,官至二品,有名于世,无益于人,褒优之礼,宜自贬损。我殁,当敛以衣一袭,送以车一乘,无用卤簿葬,无以血食祭,无请太常谥,无建神道碑;但于墓前立一石,刻吾《醉吟先生传》一本可矣。”他异常谦虚地用“无益于人”评价自己,还说死后待遇应该下调规格,这说明他对生前身后名的淡泊,作为退休的二品刑部尚书,送葬和陪葬都自求节俭,这反映出他对身后事的达观。

他提到的《醉吟先生传》里又说了什么呢?这自传文章在回顾生平时感慨“吾生天地间,才与行不逮于古人远矣;而富于黔娄,寿于颜回,饱于伯夷,乐于荣启期,健于卫叔宝,幸甚幸甚!馀何求哉?”他和名显的娄黔比富足,和才高的颜回比长寿,和高洁的伯夷比温饱,和长寿的荣启期比快乐,和英俊的卫玠比健康,就这样,比下不比上,一一比下来,顿觉幸福感爆棚,满意度直升,那些世俗眼中看来无比重要的烦心琐事都化为烟云,顿时被抛到九霄云外了。

再看看他写的《知足吟》:“不种一陇田,仓中有余粟。不采一株桑,箱中有余服。官闲离忧责,身泰无羁束。中人百户税,宾客一年禄。樽中不乏酒,篱下仍多菊。是物皆有余,非心无所欲。吟君未贫作,因歌知足曲。自问此时心,不足何时足。”他曾多次亮出工资,时常感叹自己的工资拿得过高过多了,他感到更多的不是“不足“而是“有余“。

在《狂言示诸侄》中对后辈更是敞开心扉,表达了自己的知足常乐思想。“世欺不识字,我忝攻文笔。世欺不得官,我忝居班秩。人老多病苦,我今幸无疾。人老多忧累,我今婚嫁毕。心安不移转,身泰无牵率。所以十年来,形神闲且逸。况当垂老岁,所要无多物。一裘暖过冬,一饭饱终日。勿言舍宅小,不过寝一室。何用鞍马多,不能骑两匹。如我优幸身,人中十有七。如我知足心,人中百无一。傍观愚亦见,当己贤多失。不敢论他人,狂言示诸侄。“在诗中,其豁达的人生观、快乐观一一道来,也自知像他这样能有”知足心“的“中百无一”。

白居易(772年—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唐代著名的诗人,祖籍太原。自幼聪慧,但身体偏弱。他经历了唐代盛世后的转折时期,在中年经历人生波折被贬江州司马,国家的转折和自身人生波折叠加到一起,让他中年之后对于人生、权力、名声等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,也形成更为通透的领悟,他“面上灭除忧喜色,胸中消尽是非心”,变得淡然了,由早年“兼济天下“转而”独善其身“。罕见地寿享75岁高龄去世,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琶峰,死后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。

知足者常乐出自老子的《道德经》,第四十四章"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"第四十六章"罪莫大于可欲,咎莫大于欲得,祸莫大于不知足。故知足之足,恒足矣。"知足常乐的道理浅显易懂,但古往今来,能真正做到者又有几人?

王子曰:白居易为自己取字乐天,乐天来源于《易经》中“乐天知命故不忧”,是顺应天命就没有忧虑的意思。乐从何来?知足者,贫贱亦乐;不知足者,富贵亦忧。如果没有知足哪来常乐?实际上白居易自小体弱多病,能享寿75岁,不能不说得益于知足常乐的精神力量。王子母亲经常在家教育说“比上不足、比下有余“,让我从小至今都不喜与人攀比,形成”他强任他强“的淡然心态,这大半辈子也因为不攀比而得到内心安宁,这要感谢包括”知足常乐“在内的”日用而不觉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馈赠啊!对于官员而言,“知足常乐”又何尝不是让自己远离“私欲”膨胀而滑向错误深渊的法宝呢!